同學,這東西沒得借!!
·奇跡真的會發生!1995年,黑龍江一八歲女孩不幸患上癌癥,父母傾家蕩產也要為她治病,可誰知,僅過去3年,癌癥就已經擴散全身,醫生更是直言:最多活六個月,女孩自知命不久矣,做出來一個決定,沒想到,正是這個決定,竟然挽救了她的生命!
2008年,《星光大道》節目組收到了一封信,沒有包裝,沒有附件,只是幾頁用黑色圓珠筆寫下的文字,信的署名是王威,一個21歲來自黑龍江的年輕女孩。
她在信里沒有講求助,也沒有訴苦,她只提了一件事:希望在生命終止之前,把自己的遺體完整地捐獻出去,供醫學研究使用。
她寫得冷靜,沒有修飾,沒有激昂的詞句,她只是想讓死亡多一點意義,不要白白浪費,那年她的身體狀況已經接近崩潰。
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肺部、骨骼、淋巴,她每天呼吸困難,幾乎不能長時間坐立,化療留下的副作用讓她連吞咽食物都極為困難。
醫院已經給出最后結論,任何進一步治療都無效,時間可能只剩下幾個月,王威早就清楚這一點,但她沒有告訴太多人。
在多年的治療過程中,她一家早已掏空了所有積蓄,靠父母白天打工晚上撿垃圾維持日常支出,最后一段時間,王威連藥都停了,她知道活不久了,她不愿再讓家人為她消耗任何一點錢。
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,她提筆寫下那封信,節目組看到信后,一開始以為這是一個普通的觀眾投稿,可是隨著閱讀的深入,所有人都陷入沉默。
他們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一種沉重的力量,不是煽情,而是一種接近終點的理智與清晰,編導看完后立刻將信遞交給欄目負責人,負責人得知后直接下令聯絡王威本人,要把她請到節目中。
他們知道節目可能不是她的目的地,但節目可以成為一扇門,一個讓更多人知道她的途徑,王威剛接到邀請的時候猶豫了。
她的身體情況實在太差,路途遙遠,加上她自知時日無多,甚至已經交代好后事,但最終,她還是接受了邀請,不是為了上節目,而是為了用這個機會完成最后的愿望。
那期節目錄制時,王威坐在輪椅上,她說話氣力很弱,但句句清晰,現場沒有過多煽情處理,節目組只是按順序將她的人生片段穿插播放,讓她自己講完自己面對癌癥十四年的歷程。
節目播出那晚,北京煤炭總醫院的王明曉院長剛好在家,他原本很少看電視,但那天正好錯過了一個會議,在客廳歇腳,王威出現在屏幕上的時候,他正準備換臺,卻被一句話吸引。
他從節目頭看到尾,看完后,他直接撥通了節目組的聯系電話,他說自己是一名醫生,想找到這個女孩。
他愿意接她的病例,如果家屬愿意,他希望安排她來北京做一次徹底檢查,并嘗試手術,他知道風險極高,但他也知道如果不試,這個女孩的結局就是死亡。
節目組轉達了信息,王威一家簡直不敢相信,從她八歲確診開始,家里已經跑過無數醫院,所有專家都給出了一樣的結論:無法治愈,只能維持。
如今突然有人說可以嘗試手術,他們懷疑是不是被誤會了病情,但這次不是誤會,院長很快派出醫療團隊先遠程確認了王威的檢查資料,做了初步診斷。
三天后,他們親自飛往哈爾濱,將王威接到了北京,她到醫院時,體重只有不到40公斤,多個腫瘤壓迫氣管,幾乎無法平躺休息。
手術安排在四月底,六個小時,團隊從她體內切除了十多個腫瘤,手術室外,她父母一言不發等了整整一夜,好在最終的時候手術成功。
那年夏天,王威躺在病床上接受術后恢復治療,她的免疫系統受損嚴重,修復過程遠比常人緩慢,北京的醫療條件讓她第一次不再擔心費用問題,醫院全程承擔了所有開銷。
經過一年半的康復期,王威的身體逐漸穩定下來,癌細胞清除干凈,復查顯示沒有轉移跡象。她終于熬過了醫生曾經劃出的“死亡時間”,她知道這不是奇跡,這是有人在關鍵時候拉了她一把。
2012年初,她做了一個決定:要成為一名護士,她沒有告訴任何人,自己報名了自考護理專業,開始從頭學習。
她白天上課,晚上復習,一點點把過往住院時看到的、記住的知識變成教材上的標準內容,四年后,她拿到護理資格證,她沒有猶豫,直接投遞簡歷回到了北京煤炭總醫院。
醫院里,有些人知道她的故事,也有些人只是覺得這個新護士格外認真負責,她從不拒絕深夜值班,也從不抱怨難纏的病人,癌癥病房里最不愿意說話的患者,她都能耐心安撫下來。
她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到病房和操作室,參加急救培訓、協助化療記錄、整理重癥護理文檔,每一項都不落下,她沒有別的要求,只是希望自己能對得起那次重來的機會。
王威的故事從來不是某場手術的奇跡,而是一連串決定帶來的改變,她寫信是為了死而不是為了生,她站上舞臺是為了捐獻而不是求援,她被救是因為一個醫生偶然看了一檔節目,而她選擇重新學習是出于純粹的回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